万贞儿:历史上受男人宠爱的女人

当前位置:看文网 > 知识百科 > 人物百科 > 发布时间:2023-08-09 15:51 来源:未知 点击: 手机阅读
    万贞儿,明宪宗成化帝的妃子。她幼年作为孙太后的宫女入宫,在朱见深还是一位两岁的太子时就成了他的侍女。等到明宪宗三十五岁登基时候,她一朝宠冠后宫。成化二年万妃生皇长子,册封为贵妃,可惜皇长子不久夭折,后来万贵妃年长无法生育,就将毒手伸向宪宗其他妃嫔所生的几个儿子,同时还和宦官外臣勾结干预朝政。
万贞儿
    皇子爱上大姐姐
 
    万氏,乳名贞儿,她出身于官宦家庭,她的父亲因为受到有罪亲戚的牵连而谪居霸州,家道中落。时逢宫廷里选侍女,万氏的家境窘困,父亲将年仅四岁的万贞儿送进了皇宫。万贞儿虽然年幼,但是入宫后十分懂事乖巧、聪明伶俐,明宣宗皇后孙氏对于这个小女孩儿十分喜爱。
 
    一入宫就是十多年,万贞儿已经长成了一位十九岁的妙龄少女。此时的万贞儿虽然容貌不是一等一的美,但身材丰腴,皮肤白皙,眼睛虽然不大,但是却有一种十分媚人的特点,加上她性格爽朗,能说会道,人们都喜欢她,宫里人对她十分亲热。在跟随孙太后的日子里,万贞儿学着识字,已经粗通文墨,同时在待人处事上也得到了不少的历练,学会了察言观色中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。
 
    正统十四年,明英宗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俘,孙太后下诏,将两岁的英宗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,还派自己的贴身侍女万贞儿去照料,此时万贞儿已经十九岁,比太子整整大了十七岁,两个人就此结缘,不过却是以幼子与保姆的身份。对于年幼的朱见深来说,万贞儿如同自己的母亲、姐姐,幼小的他便和万贞儿每天生活在一起。
 
    后来明代宗即位。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,此时朱见深的父亲英宗被幽禁在南宫,母亲周氏陪伴着英宗,不能与他相见,废太子一人孤苦伶仃,身边只有万氏对他疼爱和关心。朱见深从此视万贞儿为唯一的亲人,对她的感情十分深厚。以至于日后朱见深成了天下之主之后仍然对万氏情有独钟,还让这个年长他十七岁的宫女一下成为后宫宠妃。
 
    随着朱见深渐渐长大,他对万氏的情感不再单纯是母亲般的依恋,而是萌发出男女之情。朱见深长大后,发现万氏那双勾魂的眼睛,那一颦一笑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,她的倩影时常出现在脑中,挥之不去。只要万贞儿不在身边,朱见深就感到坐立不安,也许正值青春年少的朱见深自己也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,这种情感确实是发自内心的,他也控制不了。万贞儿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,这不是正合自己的心意嘛,于是她便一步步引导太子,从此两人如胶似漆,缠绵恩爱。
 
    1464年,朱见深继承皇位,同年大婚,娶皇后吴氏。野史中,大婚之夜,万贞儿独自躲到萧阳宫,心里感到万分难受,就在万贞儿独自垂泪的时候,她发现有个人将她抱住,来人正是今日大婚的朱见深。朱见深竟然能将洞房中盖头还未掀起的皇后抛到了一边,在皇宫中到处寻找万贞儿,最后他想到了萧阳宫,果然爱人就在里面。
 
    可怜的皇后在洞房中苦等了一夜,直到天亮她才得知皇帝竟然放不下自己的老情人,去萧阳宫快活了。吴皇后花容月貌,正当妙龄,大婚之夜却被一个宫女抢了自己的男人,真是忍无可忍,于是她大怒之下率领一众宫女气势汹汹地赶往万贞儿的寝宫。这时候皇帝已经上朝去了,只留下还在睡梦之中的万贞儿。吴皇后命宫女一把拉醒万贞儿,上去就左右打了她两个耳光,当然这还没完,她命众宫女轮番往万贞儿脸上吐口水羞辱她,撒够气了才回宫去。
 
    吴皇后的所作所为激怒了朱见深,新婚只有一个月,皇帝就把她从皇后宝座上赶下来了,那些羞辱过万贞儿的宫女们也都得到了惩罚。然而后宫不可一日无主,后来朱见深又多了一位王皇后,她倒是比较“识时务”,与万贞儿比较融洽,心里也是惧她三分,什么事都让着她,其他人看到皇后都不敢得罪她,就更不敢惹万贞儿,于是万贞儿自此统治了朱见深的后宫。
 
    当然,这还是不够的,万贞儿知道要长久富贵还需要孩子,她年龄已经不小了。这个“高龄产妇”终于为朱见深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,借着这个由头,朱见深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,并许诺将他们的孩子立为太子。不料一年之后,万贞儿的宝贝儿子居然夭折了,此后她年纪也大了,再也没有过儿子。
 
    独一无二的爱
 
    朱见深两岁立为太子时,十九岁的万贞儿就在身边开始服侍他;朱见深十岁被立为太子时,万贞儿已年近三十了;到朱见深成为宪宗时,万贞儿已经年过三十了。这么多年来,朱见深始终没有忘记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,自己对她的依恋与爱甚至都不因为她与他的年龄差距、她的年老色衰而有丝毫减少,他册封她为贵妃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,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,甚至五十八岁的万贵妃病死后,宪宗伤心欲绝,一病不起,竟然在同年撒手人寰,享年仅四十一岁,是名副其实地爱了万贵妃一辈子。
 
    如此看来,万贞儿无论如何与年轻貌美也不符合。为何她能一直独占宪宗的心呢?
 
    首先,这与朱见深的坎坷经历有关,幼年的经历让他有一种强烈的恋母情结。朱见深自两岁开始就与万贞儿在一起,他们共同度过了对于朱见深来说分外艰难的童年时期。当年朱见深的叔父代宗临危受命,代替英宗登上皇位,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太子,因此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,从此万贞儿便带着他住在后宫角落里,直到英宗重新得到天下。在这段日子里,万贞儿陪在朱见深的身边,给予他关心、温暖与守护。
 
   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超越了普通的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间的关系,在朱见深的心里,万贞儿还扮演了诸多其他的角色,母亲、姐姐,甚至是情人。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是复杂的,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,朱见深对这个女人有特殊的依恋,不论她做得多么过分,他都能原谅甚至是纵容。他离不开这个女人,万贞儿在他的世界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,没了她,朱见深的生活难以继续。
 
    所以宪宗对万贵妃的爱也绝对不是普通君王对于后妃的爱,是一种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相互夹杂的错综复杂的感情。万贵妃对于宪宗来说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,无论后宫出现多么杰出的女子,宪宗都离不开万贞儿。
 
    而在另一方面,万贞儿也是一个善用心计的女人,她更懂得如何拴住宪宗。可以说,她是看着朱见深长大的,她才是与朱见深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女人,也是对朱见深这个人最为了解的女人,所以她想要将朱见深玩弄于自己股掌之中,利用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并不是一件难事。
 
    而根据明末清初查继佐撰写的《罪惟录》,万贞儿“貌雄声巨,类男子”,若是将宪宗的后宫佳丽按容貌排名,恐怕她也不会“名列前茅”,甚至宪宗的母亲周太后也不明白儿子怎么会这么宠爱一个年长女人,宪宗答道:“臣有疝疾,非妃抚摩不安。”这明摆着说,只有万贞儿才能给他带来身体上的享受和安全感。由此可见万贞儿虽然不是美女,但肯定有她独特的魅力。
 
    无论如何,万贞儿着实地降伏住了宪宗,她的高明在于她巧妙地利用了宪宗从小对自己依恋之情,在此基础上她又用男女之情维系和加固他们之间的关系,情欲与依恋相互交织,这让宪宗对万贞儿欲罢不能。而宪宗自身又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,喜欢留恋过去的岁月和时光,这无疑正合了万贞儿的心意,于是万贵妃握着宪宗的心,独霸后宫二十年。
 
    残害人子,百密一疏
 
    虽然当年万贵妃的孩子夭折了,之后再无子嗣,但朱见深对她的爱一如既往。但是子嗣传承乃国家大事,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。朝中大臣无不为这件事着急,有大学士劝朱见深,说是宫中有那么多嫔妃都没有怀孕的,是因为陛下只宠爱一个人,但是得陛下专宠的人,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,劝朱见深要雨露均沾,要将皇家大事放在首位。朱见深听了之后,十分不高兴,回答:“内事也,朕看主之。”意思就是你们这些臣子管不着这事。
 
    话虽然这样说,朱见深还是考虑了一下,毕竟身为皇帝不得不顾江山社稷。好在大学士的话也没有白说,过了一年后,柏妃为皇帝生出了第二个儿子。这个孩子两岁时,朱见深将他册立为皇太子。然而,这个孩子不久夭折了。关于孩子的死因,宫中传言直指万贵妃。至于这件事是不是万贵妃所为,反正朱见深是没有追查下去。
 
    步入中年的万贵妃对于其他嫔妃怀孕之事异常敏感。朱见深每一次临幸其他嫔妃宫女,都有人记录在案,宫中一旦有谁怀了皇帝的孩子,都有人及时报告给万贵妃。这样万贵妃才能及时采取措施,将这个未来到世界上的生命扼杀在母亲的肚子里。朱见深对这件事不是不知道,看着自己深爱的女人现在变得如此心狠手辣,朱见深却纵容了她。他只是更多地留宿在其他妃嫔的宫院,面对一般的宫女,只要有兴致也就随意行事了。
 
    《明史》记载,成化十一年,朱见深因为万贵妃对后宫子嗣的“斩尽杀绝”感到十分哀伤,早上醒来,面对铜镜,叹息自己“老将至而无子”。伺候皇帝梳头的太监张敏,惶恐地跪下说:“老奴死罪!老奴欺君,万岁已有子也。”
 
    宪宗十分惊愕,问孩子在哪里。张敏说:“奴言即死,万岁当为皇子(做)主。”
 
    张敏知道自己犯了欺君之罪,但是他更担心的是皇帝能不能保护好自己的骨肉,让这个孩子不要遭到万贵妃的毒手。
 
    朱见深还是将信将疑,司礼太监怀恩则补充道:“敏言是。皇子潜养西内,今已六岁矣,匿不敢闻。”朱见深一听自己有孩子,喜出望外,急忙派人去把小皇子接回来。
 
    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明孝宗,他是怎样得来,又怎样从万贵妃的毒手那里侥幸逃脱的呢?他的母亲纪氏从部族屠杀中捡了一条命,之后被强征入宫,并被误记为“纪妙善”。这样一位出身卑贱的女子,起初只能充当最下等的宫女。然而,纪氏凭借着美丽和聪慧脱颖而出,很快她晋升为管理内廷书库的女官,而内廷书库又是皇帝常常驾临的地方。后来纪氏被皇帝临幸,怀了这个孩子。
 
    之后万贵妃像以往一样送来了堕胎药,朱见深也并未加以阻止。然而,这个未成形的孩子却幸运地逃过大劫。纪氏的身孕逐渐显露出来,太监张敏为了保护这个孩子,骗万贵妃解释说纪氏得了一种会大肚子的怪病,然后把母子安顿在北海西侧的安乐堂。
 
    在那里,小皇子降生了。心中不是滋味的纪氏抱着儿子愁眉不展,要求赶来探望的太监张敏把孩子抱走溺死。张敏说:“皇帝还没有儿子,怎么能就这样丢弃呢?”不久,几年前被废的皇后吴氏也来了,两个女人将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,她们终日小心翼翼地哺育这个孩子,担忧和恐惧的乌云一直笼罩在这间房屋的上空。
 
    几年过去,纪氏知道皇上要来见皇子以后,喜的是皇帝终于能够承认这个儿子了,她多年来受尽折磨,终于有个结果了,愁的是一旦万贵妃知道了这个孩子的存在,一定不会放过她们。临走时,她对儿子说:“你和这位公公到那边去,看见一个身穿黄袍、脸上有黑长胡须的,便是你的父皇。”说着,纪氏为儿子披了一件红色的长袍,把他抱到车上,看着张敏等几个太监带着孩子走了。来到宪宗这边时,小皇子一眼就认出了父亲,父子二人相认,宪宗也忍不住留下泪水。
 
    随后,宪宗颁诏天下,皇嗣有人,大臣们纷纷入朝祝贺,宪宗觉得礼部为儿子取的名字都不够好,还亲自为小皇子取名为祐樘。
 
    惊闻皇子,图害祐樘
 
    这个消息对于万贵妃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。她自己觉得已经将宫中的皇子们斩尽杀绝了,没想到一个六岁的皇子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,出现在皇帝面前,更不曾想到宫中的妃嫔和太监竟然敢与她为敌。万贵妃随即将目光转向纪氏母子,她知道这个孩子如果长大,将来肯定对自己没有好处,所以要先下手为强。
 
    当时朝中有一名大学士叫商辂,为人正直,深谋远虑,他也知道万贵妃的本性。他见宪宗将皇子留在宫中,而纪氏依然住在安乐堂,对于纪氏十分担忧,更担心皇子会遭到万贵妃的毒手。于是,商辂联合众大臣向皇上请求,令纪氏就近居住,让母子团圆,也方便对于小皇子的教养。宪宗听后,觉得十分有理,让纪氏移居永寿宫并召见了她,时隔七年,两人相见,无语凝噎。次日,宪宗就册封纪氏为淑妃。从此,宪宗经常去看望淑妃,两人感情融洽,还经常一同饮酒。
 
    好景不长,同年六月二十七日,纪淑妃在宪宗召她饮酒时,突然感到腹部绞痛,急忙被人送回了宫中。第二天,纪淑妃在经万贵妃派太医院院使诊治之后,没过多长时间就不治身亡了,此时距宪宗召见皇子朱祐樘只有四十二天。宫里人人都知道万贵妃与纪淑妃的死有直接关系,她首先让人在纪氏所喝的酒中下毒,但是并未毒害成功,便又串通太医借诊治之名,将她置于死地。
 
    纪淑妃去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廷,朝廷上下都知道事情的真相。宪宗也心知肚明,他想派人调查,但又顾忌如果确是万贵妃所为,更难处理,便息事宁人,找借口纪妃得了急病,不治身亡,赶忙让人埋葬了事。大臣们虽然知道事情的真相,但也不敢多说什么,太监张敏听说纪氏已死,想到万贵妃是不会罢手了,自己抚养皇子的事已经人人皆知,日后也不会有好下场的,于是也自杀了。
 
    纪氏死时,朱祐樘年仅六岁,年幼的他看着抚养自己长大的人一个个死亡,仿佛也知道了什么,于是像个成年人一样,把悲哀都藏在自己的心中。同年十一月,他被明宪宗册立为皇太子。
 
   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也明白万贵妃的所作所为,她看到宪宗无暇顾忌年幼的太子,十分担心祐樘也会落到万贵妃的手里。便亲自把太子接入自己所在的仁寿宫中抚育,悉心照料,平时饮食起居都十分谨慎。
 
    一天,万贵妃向太子发出邀请,请他前去进膳。周太后知道这种礼节性的邀请实在难以推却,但去了太子恐怕性命不保,无奈之下也只好答应,临行前,她一遍一遍地叮嘱太子不要吃任何万贵妃给的食物,也绝对不能喝万贵妃给的水,否则就会送命,都安排妥当之后,才让人带着太子前去。
 
    万贵妃见太子赴约,显得特别高兴,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,让太子入座进膳,朱祐樘态度十分坚决,一口也不吃,对万贵妃说:“我已经吃饱了,不能再吃了!”万贵妃心想这太子真是聪明,有备而来,又赶忙让太监为他端上鲜汤,朱祐樘连看也没看,最后直接万贵妃坦言了:“不喝,不然我就会被毒死。”说完径直离去了。万贵妃先是愣了好一会儿,随后一阵怒火袭来,大声呵斥:“年纪轻轻,就对我这样,等他以后成了皇帝,指不定该怎么对待我呢!”
 
    这次宴请太子的不欢而散让万贵妃知道太子对自己戒心太大,加上她年纪也大了,就此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,再也不阻挠宪宗去召幸其他妃嫔了,反而“善解人意”地劝宪宗说:“历来帝王多子嗣者,基业稳固,国家昌盛,否则就会国本不固,危机四伏啊。请皇上博恩泽广继嗣,以保国祚绵长。”还为宪宗在全国征选美女,充实后宫,这也正是宪宗所期望的。此后,后宫之中不断有皇子陆续降生。不过,这不是万贵妃的幡然醒悟,她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以后谋易太子之位做好准备,既然自己已无法生子,那就好好利用他人的孩子。
 
    骄奢成性,图谋易储
 
  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万贵妃的父亲万贵,先前虽然因为连坐而遭到贬谪,如今贵为皇亲国戚,自然也不似当年,成了锦衣卫都指挥使,万贵妃的一个哥哥万喜被封为指挥使,后又被晋封为都指挥同知,万贵妃的另一个哥哥万通被封为指挥使,弟弟万达被封为指挥佥事。
 
    万贵妃置身权力的顶端,自然有人趋炎附势地投奔于她,利欲熏心的万贵妃也正需要这些人。谄媚之人讨万贵妃的欢心,是以人民的财产为代价的,以此作为进身之阶,一时间怨声载道,朝廷上下笼罩在万贵妃的骄横与淫威之下。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大学士万安,万安只知道趋炎附势,做大学士期间对于皇帝是唯命是从,因此人们戏称他为“万岁阁老”。
 
    “阁老”是明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,至于前边加上“万岁”二字,那就是有一番来历了。成化七年,万安与另外两名大学士彭时、商辂一同到皇帝那里议事。彭时和商辂建议皇帝不宜削减京官的俸薪,皇帝同意了。万安在旁边,立即叩头高呼万岁,彭时、商辂无奈之下也只能趴下高呼万岁,之后退出。按明朝惯例,大臣呼“万岁”便意味着奏事完毕,因此这么一次精心安排的议政会议就因为万安这一声“万岁”结束了,本来大学士们想借此机会解决很多问题的。而且,从此宪宗基本上不再召见大臣。
 
    之后的一次,大学士尹直想到宪宗那里面谈朝政问题,万安拦住他说:“当初彭公请皇上召见,由于说错了话,就立即叩头称万岁,成了别人的笑柄,以后我们在朝政尽量做到知无不言,让太监们选择给皇上,比当面议政好得多呀!”就这样把自己曾经做过的荒唐事推到了彭时的头上。
 
    万安这么个无德无能之人能够稳坐高位,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与万贵妃攀上了关系。万安费煞费心机与万贵妃结成了同宗,不过这也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行为,万贵妃出身贫寒,也需要有一个士大夫给自己提高地位,于是,双方你情我愿,结为同宗。而两家还有姻亲关系,万贵妃的弟弟、锦衣卫指挥万通的妻子王氏,是万安小妾的姐姐。自此以后,万安利用万通妻子王氏出入宫廷的便利,获取宫中的各种消息,并借着万贵妃势力的庇佑,一直安稳地做他的大学士。
 
    万贵妃死后不久,孝宗即位,有人上书要查办曾经与万贵妃交结的人,万安赶紧辩解,说自己和万贵妃早没有来往了。
 
    除了万安,还有另一内阁大学士刘吉与万贵妃攀上关系,为她尽心竭力,颇得万贵妃的赏识。此外,万贵妃还十分喜爱一个叫做汪直的宦官,汪直从小就入宫侍奉万贵妃,为人奸诈,善于奉迎。另外,太监梁芳生也深得万贵妃之心,他聪明圆滑,靠着“日进美珠”得到万贵妃的青睐。
 
    万贵妃利欲熏心,与奸佞无耻之徒结成团体,影响朝政,利用他们控制后宫,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了。
 
    朱祐樘当时已经成为太子,但他曾经在用膳之时呵斥万贵妃,这必然招致万贵妃的怨恨,于是废储之事便早就在万贵妃的心中打算起来。成化二十一年,宪宗发现库里的金银所剩无几,就对当时的大太监梁芳、韦兴说:“宫中亏空,倘要追究责任,在你们二人,你们知道吗?”两人心中有鬼,都不敢作答。事实上,宪宗不是不知道这些银子花在何处,万贵妃生性娇奢,自然大部分的金银都是用来寻她开心了。
 
    但宪宗没有立即采取手段,而是对二人说:“我不追究你们,后人会惩罚你们的。”两个人自然明白宪宗所说的后人就是太子朱祐樘。接着他们为了保全自己,便找到了万贵妃,怂恿她把朱祐樘除掉,让邵妃的儿子成为太子。万贵妃听后,想起朱佑樘之前冒犯自己的所作所为,也觉得一旦朱佑樘成为日后的皇帝肯定对自己十分不利。
 
    但是,自从上次失败以后,别人都对她心存戒心,如果此时废太子更是引火烧身了。梁芳为人奸诈圆滑,他一眼就看出来自己的主子万贵妃所担忧的事情,于是为她献上了一计:“皇上现在十分喜欢兴王祐杭,只因太子人选早已确定,所以不好再改变,但目前在皇上的心中,太子当属是兴王的。贵妃虽然膝下无子,不妨将兴王养在自己的宫中,再保荐兴王为太子。到那时,兴王就会对贵妃您感恩戴德,待贵妃您胜似生母。如此一来,就可使贵妃无子而有子,兴王无国而有国,也是两全其美。”万贵妃听后对梁芳这个法子连连叫绝。
 
    之后,万贵妃便展开了她的易储计划。宪宗耳朵软,逐渐听信了万贵妃的谗言,要将朱祐樘废掉。而朝中的很多正直大臣都对于宪宗的决定抱有反对态度,司礼监大太监态度强硬,宪宗就把他贬到凤阳去当守陵人了。正在这时,泰山遭遇了地震,有个大臣马上借机上奏说,天子乃上天派来治理人间的,天子的种种行为都会引起上天的注意,如今东方泰山大地震,表明上天对皇帝易储之事十分不满,朱佑樘才是上天认定的太子。宪宗对于这些神明之说无比信奉,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,于是,他再也不提易储之事了。
 
    计划流产,万贵妃心中烦闷,却也无可奈何。她也知道一旦朱佑樘即位,一定会把她和她的家族以及她的党羽斩尽杀绝。忧郁和焦虑让她心情低沉,再也没有当年骄纵之势了。加上万贵妃越来越老,积郁让她的脾气差到了极点。由于她身体发福,肥胖臃肿,一发起脾气来就容易喘不上气来。万贵妃五十八岁那年,一天一个宫女因一点儿小事触怒了万贵妃,万贵妃操起驱蚊的蝇拍就朝她打去,无奈体力不支,一口痰卡在嗓子,因为呼吸受阻而死。
 
    万贵妃死后,明宪宗辍朝七天,并给她上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,把她葬在了天寿山。

热门话题

综合推荐文章

综合热门文章